首页

起点中文网

时间:2025-05-29 00:56:21 作者:【理响中国】既当“讲者”又当“听者”,展现生动鲜活、充满力量的理论 浏览量:99685

  我国目前已纳入罕见病目录的疾病数为207种,而中国已知的罕见病大约有1400余种,全球已知罕见病更是超过7000种。

  一些业界专家呼吁,加快推进我国罕见病纲领性法律的制定工作,明确定义我国罕见病、孤儿药等相关概念,并以此作为我国罕见病药品研发、社会保障、医疗救助等一系列相关后续政策的制定基础。

  罕见病种类多但覆盖人群比例少。在一定程度上,纳入罕见病目录内的疾病,可以率先获得社会、药企和有关部门的关注,从疾病研究、诊断治疗、新药研发到医疗保障等诸多方面获得“优待”。

  2018年,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纳入121种疾病。2023年9月20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公布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的通知》,新纳入罕见病86种。

  中国罕见病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在中国罕见病联盟等多家机构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国际罕见病日”系列活动主会场上表示,目前,遵循罕见病目录,目录之内的患者能够获得相应的权益保障,但仍有很多罕见病病种还没包含在罕见病目录内,这是一个亟需突破的瓶颈问题。换言之,中国的罕见病防治事业需要走向法治的道路。

  清华大学法学院原院长王晨光此前曾提到,罕见病目录不是法律,没有强制性约束力,但是它是一个政策性的指引,是“软法”,有清晰的政策导向。

  近日,王晨光再度发声认为,目前,要解决罕见病全国性立法工作的诸多难点,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有关部委应该进一步出台相应规范,强化全国罕见病诊疗网络、登记网络的建设工作。

  张抒扬也提到,之所以迄今还没有一个中国罕见官方的罕见病定义,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患者底数还摸不清。“为什么我们在积极推进(罕见病)国家信息系统的建立,就是要集聚分散的资源,以支持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地。”她举例说,财政拨款对于罕见病领域的支持也是有底线的,而摸清患者底数是所有工作的第一步。

  中国罕见病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在“第十七届国际罕见病日”系列活动上提出,建议将疾病纳入标准仅从患病率、新生儿发病率、患者人数等角度进行制定,以满足罕见病患者的临床需求。

  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罕见病目录的制定除了要考虑疾病发病率,还会统筹考虑经济可负担性、是否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手段等。截至目前,纳入罕见病目录的疾病均为“有药可医”的罕见病。而根据有关统计,在全球7000种罕见病种,95%没有特效药。

  宋瑞霖认为,当前的罕见病目录对罕见病定义具有局限性,重“疾病治疗”,轻“创新研发”,从新药研发的角度会形成一堵“无形的墙”,限制罕见病领域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药品“加速通道”程序在罕见疾病领域首次扩围,这为后续目录外罕见疾病支付与诊疗政策升级奠定基础。

  根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去年3月底发布的《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对于罕见病药,相对于优先审评适用范围,加快审评工作规范适用范围不再局限于《罕见病目录》,从临床实际角度出发,以发病率/患病率角度对罕见疾病进行定义。对于目录外罕见疾病,不仅能够在研发阶段适用于加快审评工作规范,同时在上市审评阶段能够获得优先审评的权益。

  宋瑞霖进一步建议:在疾病诊断方面,建议把目录外罕见病纳入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络,由自愿纳入改为统一纳入,推动目录外罕见病患者登记工作。

  第一财经 作者:吴斯旻 【编辑:岳川】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经济观察)再迎千人旅行团 海南三亚入境游持续升温

熙熙攘攘的参观人群中,从上海市嘉定区驾车来的游客吕先生,在美术馆一楼陈卓的《莲舟泛锦》前驻足凝视。“这幅作品有中国山水的美学意境。”他继而惊叹道。“几年没来,这里大变样了,我知道这里在建艺术一条街,但设计像国外一样,真的没想到。”

谷神星一号遥九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内200余名业余篮球高手杭州竞技 助推全民健身热

正月初一迎新春,正月十五闹元宵。在海口的传统年俗闹出了元宵佳节的欢聚、热闹和喜庆。外籍人士说,要将这些中国“文化符号”分享到朋友圈,与国外亲友共享中国年。

京港、沪港高铁提质升级 内地与香港往来更加密切

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高邮大运河半程马拉松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马拉松爱好者的积极参与,赛事影响力、美誉度逐年攀升,成为高邮精品赛事之一。

山西援吉布提“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第三批医疗队启程

河池8月14日电 (林浩 王怀玉)“随着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建成通车,‘中国白裤瑶之乡’南丹县的对外开放水平将得到极大提升,我们将加快融入‘高铁时代’,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生态资源,推动少数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带建设,打造跨省文旅融合示范区,实现‘南丹·荔波·环江’旅游跨界融合发展。”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县长吴贞儒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